越通社河内——近年来,森林面积和质量不断下降,导致得乐省象群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不断缩小,使当地的大象保护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正因如此,得乐省正为象群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旨在保障象群健康成长和良好繁殖。

得乐省的象群保护工作 hinh anh 1得乐省的大象。(图片来源:越通社)

每天下午,在完成一天的运送游客工作后,乐湖生态旅游区的公象伊卡穆森又在树下休息,吃已被割好的熟悉的芭蕉根。伊卡穆森饲养员伊伟翁表示,过去,在运送游客一周后,大象会被放回森林里一到两周,以自寻食物。大象是野生动物,所以,自然界中的树叶、青草等食物占一半。近年来,大象的自然食物渐渐少了,大象的主人要给它吃玉米、甘蔗、芭蕉等。这些食物也许在数量上是够的,但营养质量方面就不足。此外,气候变化异常,温度比过去高,加上大象经常被用于运送游客,所以体质日益变弱,寿命也减少。

伊伟翁说:“大象的家就是森林,但现在森林里没有树叶和青草。而大象吃得很多,健康的大象一天一夜可吃500公斤食物。现在养大象要保障提供足够的食物,不过,除了食量要够之外,还要提供玉米、芭蕉等淀粉。看到这么多食物,我们就会觉得大象吃饱了,但实际上,大象的体质比不上吃自然食物时那么好”。

食物短缺和缺乏合适的生活环境是导致大象体质变弱的原因,不仅仅家养大象,而且野生大象也受到直接影响。2012年至今,得乐省共有10头家养大象死亡,主要原因是筋疲力尽或被野生大象袭击。在得乐省,出现了几头野生大象,破坏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产地,损坏庄稼和财产,甚至还威胁人的生命。

据得乐大象保护中心统计,目前,得乐省共有5群野生大象,其数量为80至100头,分布在得乐省奔敦(Buôn Đôn)、 亚苏(Ea Sup)、亚赫辽(Ea H'leo)、格穆加(Cư M'gar)等4个县。大象保护中心主任黄忠伦认为,大象和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因为大象的自然生活环境日益缩小。

他说:“大象到当地居民的农业耕作区时,这里种植一些大象喜欢吃的树种,就会发生大象破坏庄稼的事情,导致大象和人发生冲突。第二是,目前,大象的生活环境不断被破坏和分割。这也是大象经常闯入居民区,并与居民发生冲突的原因,使居民的安全及野生大象的保护工作受到影响”。

自2014年起,得乐省开展了由得乐大象保护中心投资的大象保护紧急项目。开展5年来,专家们已经给当地所有家养大象装上了芯片,以便监测其健康情况、管理档案和定期看治病等。研究家养大象的繁殖能力后,专家们确定目前共有8头家养大象还有繁殖能力。此外,还治疗有伤病的大象,救护和照管受伤的野生大象。目前,该中心正照顾和养殖两头得到救护的野生大象。

得乐省制定了有关机关、组织、家庭和个人配合保护野生大象的生活环境和迁移路线的机制。对于家养大象,该省也在拉克县和奔敦县划出350公顷面积规划建设大象放牧、照管和繁殖区。

据林业总局副局长高志功称,为大象创造适合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当前森林质量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开辟大象生境走廊是十分必要的。

他说:“目前,得乐省的森林质量比过去几十年差了很多。比如说,过去每公顷森林有200立方米草木,现在只有100多立方米,所以质量下降了,使大象的食物来源也受到限制。因此,现在,我们要创造一个生境走廊,即种植一些大象喜欢吃的树种。如在同奈省,我们种植一些树种,而在山萝省则在河溪上开一条水道方便大象喝水。这也是为大象创建生境的方式”。

根据得乐省的大象保护紧急项目,到2020年,得乐省已经在规划近17.5万公顷面积建设野生大象保护区,而家养大象保护区面积为350公顷。面对森林面积及质量正严重下降的这一实际情况,维护和建设大象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势在必行,以使大象保护工作能持续下去。(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