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在越南西原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墓房雕塑是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巴拿族墓雕不仅仅是民间雕刻作品,更体现其生活哲理。

作为常年生活在森林里并亲近大自然的民族,巴拿族人认为人生于森林,因此死后要回到森林。巴拿族人相信,死亡不等于结束。除了现世,还存在另一种世界,那就是逝者和神灵的世界。

出于这种观念,巴拿族举行一项非常独特的礼仪——弃墓礼,旨在将逝者送往神灵的世界。也出于这种意义,弃墓礼不是哭丧,而是敲锣钲、喝竹竿酒、欢歌乐舞的节日,是送死者最后一程的仪式。弃墓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给墓房竖雕塑。这是生者表达对死者感情的一种方式。

多年研究西原文化艺术的画家丁进海说:“当一个人死去,他们认为这并不是完全死去,只是从动的状态转为静的状态。按以前的观念,巴拿族人家中的所有财产都要给死者留一份,但要和其他用品有所区别,或是被钻洞,或是被扭曲。到了弃墓礼,人们认为,此时死者要永远离开人间了,因此倾注全部感情为其雕刻墓雕。这些雕塑将永远伴随着死者到蒙昧世界、神灵世界。弃墓礼结束后,雕塑会永远留在墓房。”

为了雕刻这些塑像,亲人和族戚要用斧头到森林里亲手砍树和雕刻。他们一般选择直径约30公分的木材。只凭斧头、刀子和凿子,且根本不必按比例、尺寸,村里的艺人和村民们就能雕出各种墓雕,因为他们凭的是感觉。

他们倾注全部感情刻画雕塑的表情或展示一种生活哲理。也许因为这样,有些人一生中只雕刻一尊塑像,但依然能雕刻出形象生动、多样,且有“灵魂”的塑像。

这些雕塑有时只是鸟兽或日常用品,但大多数是一个塑像群体,人像中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互相拥抱,每人一个模样,就像死者生前的生活一样。

墓雕中最常见的是双手支着膝盖捂着脸,忧愁远望的坐像。有意见认为,这种形象代表着亲人昼夜坐在墓房周围和死者谈心,并为他哭泣。

此外,也有许多描述欢快景象的雕塑,如敲鼓、敲锣、舂米、孕妇,甚至是男女交欢。看了这些塑像,人们根本没有惊怵的感觉,反而会联想到各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死亡并不等于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都是表达一种渴望,即渡过各种因缘、苦难,以在来世重新做人。

丁进海画家认为:“现代雕塑家可以雕刻非常精美的塑像,但要和墓雕一样生动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他们雕刻这些塑像不仅是出于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出于心灵需要。他们把全部精神倾注到了这些雕塑中,因此它们显得活灵活现。”

巴拿族民间雕刻家很自然地把熟悉的日常生活融入了艺术作品中。观赏墓雕时,人们可从中一窥某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死者生前长什么样、做什么、性格如何、家人对其感情多深等,都能部分体现在墓雕上。

得乐省民族博物馆馆长梁青山表示:“西原地区北方和南方的人都非常重视墓雕。他们细致地用心去雕,努力为死者做到最好。不过,也有不同之处,西原北方主要雕刻人像,而南方则在墓房篱笆上竖立各种和人关系密切的动物塑像。”

巴拿族墓雕确实是生动的雕刻作品,反映该民族的创造力、审美水平和生活观念。巴拿族墓雕是越南民间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越通社-V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