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北京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接受越通社驻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有效应对当前越南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与人民必须齐心协力,以高度决心控制空气污染、控制排放源,并坚持走清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王会军指出,空气污染实际上是整个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部分。各国几乎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出发,王会军指出了解决污染问题的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是监测和明确污染源。治理大气污染首先要溯源,因此需要进行大气污染数据收集、分析污染成分,以厘清污染源,只有明确污染来源,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第二步是政府与全社会共同努力,控制污染源。污染源包括工厂废气、交通尾气、水泥制造及其他工业活动的排放,这些都必须严格管控。政府需展现出坚定决心,同时民众也需积极参与。
第三步是确保长效机制,避免污染反弹。这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空气质量的长期改善。否则,如果只是搞运动式治理,效果将难以持久。因为污染的特点就是:一旦有排放就会有污染,没有排放才不会污染。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法律制度来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王会军指出,从基础研究角度,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监测和确定污染源。他认为,越南目前正处于需要加强监测和数据采集的阶段,这将为科学研究、明确污染源并开展治理工作提供支撑。同时,需要政府的决心以及全民共同努力,来控制排放并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同时,中国政府也在进行经济绿色转型,如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推广等。只有通过污染源头治理和用能侧绿色转型,才能建设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生态。
在接受越通社驻中国记者采访时,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也表达了相似看法。他指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连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经历严重的空气污染,如钢铁生产、燃煤等。然而,这些国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大幅改善了生态环境。许小峰表示,中国也经历了类似过程,过去十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空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小峰强调,要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从实践角度看,中国不仅从政策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目前,中国环保产业规模庞大,已有数百家环保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企业积极研发并应用环保技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应用,如风电、太阳能等。
此外,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在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推动的是绿色发展,也为减少排放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解决环境污染最关键的措施就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合作、共同推进环保事业。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姜彤在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减缓气候变化,即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绿色和环保发展;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已经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应对方案。
此外,从政府到企业,从地方到个人,中国还通过宣传教育、绿色出行等手段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姜彤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需要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合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完)

更多

关于7月19日下午越南广宁省下龙湾发生雷暴天气的成因解释
2025年7月19日晚,越南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就当日下午广宁省下龙湾发生的雷暴天气现象作出解释。该中心表示,当天下午,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雷阵雨,多地出现龙卷风和强阵风,局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越南积极主动应对第3号台风“威帕”
针对2025年东海第3号台风"威帕"复杂多变的态势,越南政府已指示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迅速、同步开展各项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主动应对超强台风
7月18日下午,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河内就应对东海附近台风召开会议。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阮黄协主持会议。

胡志明市设定到2030年实现100%公共客运车辆使用电力或绿色能源
胡志明市正加快推进公共客运交通工具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力争到2030年实现100%公共客运车辆使用电力或绿色能源。

使用E10汽油——迈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
据越南工贸部的消息,自2026年起,所有汽油类(包括A92和A95)将统一掺混10%燃料乙醇(E100),制成E10汽油。这一举措是越南落实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承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有力推动国家的可持续能源转型进程。

完善森林碳汇市场法律框架
7月15日上午,越南森林所有者协会与森林趋势组织(Forest Trends)联合举办座谈会,征集对《森林碳吸收与储存服务规定草案》征求意见。该草案旨在通过森林碳汇市场的运作,为森林保护工作动员新的资金来源。

河内:市场、便利店将于2027年起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袋
河内市人民议会日前通过关于实施《首都法》的塑料减排措施决议,同时鼓励开展垃圾回收活动。

胡志明市昆岛特区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胡志明市昆岛特区(前为巴地头顿省昆岛县)实施循环经济提案两年来,成效显著。一次性塑料垃圾大幅减少,多项绿色模式得到推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塑造负责任、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

确保母龟在繁殖季节的绝对安全
据林同省莲香乡勾岛(Hòn Cau)海洋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消息,7月11日,在日常巡逻检查过程中,该委员会巡逻队在勾岛海滩发现了一窝海龟蛋。这是今年在该岛发现的第六窝海龟蛋。

越南拟于7月发布摩托车排放标准
越南预计将于本月正式颁布摩托车排放技术标准。这一举措被视为应对空气污染、尤其是改善河内与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步骤。

完善越南气候变化情景预测 有效服务各级管理工作
7月2日上午,越南水文气象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院与越南气候变化局、英国气象局(UK Met Office)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气候变化情景”咨询研讨会。该研讨会是英国外交、联邦与发展事务部资助的亚太地区“天气与气候信息服务”(WISER)项目的一部分。

越南参与国际航空业碳抵消与削减机制
越南建设部已发文指定越南民航局以航空主管机关的身份,作为牵头机构,负责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指导,履行关于参与国际航空业碳抵消与削减机制(CORSIA)的通报程序。

越南航空公司跻身“2025年越南绿色ESG十强物流企业”行列
越南航空公司最近在“2025年越南ESG高峰论坛”(ESG Vietnam Summit 2025)上荣获“2025年越南绿色ESG十强物流企业”以及“2025年越南绿色ESG百强企业”双重称号。

水安全——越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越南拥有密集的河流系统,全国有超过450条长度超过10公里的河流和溪流,年均降雨量达1800-2000毫米。地表水年总量约为8300-8400亿立方米,其中约40%为本国水。

越南政府总理指示加强2025年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政府总理要求各位部长、部级首长以及政府下设机构、各省和中央直辖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各集团主席、总经理集中领导、指导,定期检查、督促,并主动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和搜救工作,确保依照各自的职能、任务和权限开展工作,特别是要认真落实政府总理、副总理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任务,避免陷入被动状态。

坚江省严格管控富国岛海洋保护区
坚江省正严格管控富国岛海洋保护区,以保护海洋、沿海及岛屿生态系统,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遏制环境污染、非法填海以及破坏性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的行为。

第1号台风严重影响越南中部各省 被淹水稻面积近6万公顷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与防灾局与越通社记者的统计,自6月10日至13日,第1号台风及强降雨严重影响到广平、广治、承天顺化、岘港、广南、广义等多个省市。

绿色转型:企业仍在摸索前行之路
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将带来诸多显著益处,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新动能,更有助于越南早日兑现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Net Zero)的承诺。

终结塑料垃圾污染:需要每个人的切实行动和积极改变
世界环境日(6月5日)自设立以来已有五十多年,其特殊意义在于吸引政治界关注并激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越南海洋与海岛周:保护昆果岛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广治省一直在努力保护昆果岛海洋保护区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该保护区于2009年10月成立,位于北部湾南部门户,总面积超过4530公顷,分为三个功能区,即严格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和服务—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