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阮主( 1600 - 1802 )南下以富春为首府开疆拓土时起,香江两岸和附近地区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手工艺村,其中就有制斗笠业。斗笠曾经在杨文安进士 16 世纪写成的史书《乌州近录》中, 18 世纪又被博学家黎贵敦( 1726 - 1784 )在《抚边杂录》中提及。

随着岁月的流逝,顺化斗笠业普遍发展。从事此业的少则有村五六户,多的则全村全乡,如潮山、夜礼、同易、西湖、督初等。 自 1680 年富甘天主教民从道至今一直以制斗笠业为生。顺化市郊区潮山斗笠村的姑娘漂亮、温柔、贤惠且手巧,所以潮山斗笠远近闻名。富甘斗笠村和朱斗笠村专制三层斗笠;督初村制芒果绒斗笠;当代村和新美村专制诗篇斗笠。

诗篇斗笠是顺化的独特风景线。阮朝( 1802 - 1945 )史书 “ 大南一统志 ” 记载: “ 顺化诗篇斗笠薄如纸张、轻如雁翼,美观且耐用,深受世人青睐。 ” 顺化斗笠之所以如此轻盈美丽,是因为从制斗笠箍到搭笠架,从处理葵叶到修饰笠子,各个环节都很细致。这种清雅诗意的斗笠以细如牙签的 16 根竹条、叠放整齐匀称的白净葵叶和透明胶丝制成,并以紫、绿、红、白、黑等色绸带作系带。在各葵叶层之间是歌颂祖国山河、爱情等为内容的诗歌,在太阳光照射下清晰可见。   

顺化斗笠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并成为了各地游客到古都顺化的独特纪念品 。顺化斗笠为顺化文化遗产的特色美作出了贡献。头戴诗笠、身穿白色长衣、长发披肩的顺化姑娘早已进入诗歌和戏剧,成为活的艺术形象和古都人恬静、淡雅风格的写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