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电影业见起春色 hinh anh 1《我看见绿草地上是金色花朵》影片的广告海报(图片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人民报网》,距今20多年前,在春节期间,当时担任越南电影制片厂厂长武能安摄影师创作两幅对联并将其挂在该厂门口上。其上一联的内容是:越南电影起春色。从此,每逢新春佳节,电影人又想起上述对联并希望越南电影业早见起色。
电影业呈现乐观迹象

2015乙未年是越南电影业见起色之年。首先,电影票房收入方面有起色。由越南导演维克多•武制作的电影《我看见绿草地上是金色花朵》首映短短两个星期后,获得700多亿越盾的票房收入。回想12年前,由解放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以黎黄为导演的《舞女》影片的票房收入120亿越盾,创越南实施革新时期以来新高。将上述两位导演的影片票房收入相比后可见,越南电影产业在吸引观众方面上取得多么大的进展。先不谈到艺术质量及影片内容,仅《我看见绿草地上是金色花朵》近期掀票房热潮,是可喜的迹象。其表明,电影产业中的营销工作是如何重要的,也证明不是只有影片中的性爱、暴力场景还是娱乐圈的丑闻事件才能吸引年轻观众。邓泰玄导演的《回归的人》影片是一个范例,以枯燥无味的战争为题材的这部影片却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据媒体报道,2015年,《先知》、《Thau Chin在暹罗》等影片也让众多观众流泪。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许多25岁以下年轻导演的早期作品已首映。这是可喜的信号,但也是生活经验贫乏的年轻导演要面对的巨大挑战。《我看见绿草地上是金色花朵》影片制作新模式是史无前例的,既私有企业使用国有资本投入电影制作领域。如果上述模式可继续得以开展,国家应制定一个规定,允许所有私有电影制作厂都参加。

越南当代电影业的面貌

在当今越南电影业的多元化发展局面中,不难看出当代越南电影的面貌。以前,所有越南影片都由国有企业制作,主要服务于政治目标,而现在,国有企业只按订单制作庆祝国家重大节日的影片,因此国产影片的制作数量大幅下降(每年只制作出2至3部)。与此同时,服务于观众娱乐需求的另一种新电影类型诞生,其供求规律由观众、其中大多数是大城市青年的爱好确定。我们应提到由年轻导演制作的另一种电影类型,我们通常称其为“独立电影”。入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潘璒怡导演《大爸爸,小爸爸及其他》影片以及荣获第三届河内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受到批评界高度评价的阮黄蝶导演的《空中飞翔》影片是范例。

电影院红火运营也是2015年电影产业值得一提的烙印。如果2008年越南票房收仅为600万美元,2013年上述数字增加9倍,达6000万美元,2015年超过7000万美元。多年来,由国内外投资商投资建设的国家电影城、韩国乐天电影城、天河电影城等系列电影城有史以来兴旺发展。目前,韩国娱乐集团在全国7个省市投入建设13家电影城并力争2017年将上述数字增至30家,成为越南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电影放映场所。他们拥有收购整个越南电影产业的抱负。然而,无论以任何运营机制,无论票房收入达到多少,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面貌仍以好看影片为决定因素。

范文同总理在一次与电影界会晤时对好看影片作出定义,其大概是好看影片是一部陈述简单的故事、看时让人感动、看完之后引人深思的影片。实际上,让观众感动已经很难做到,让观众从影片所传递的寄语中对生活进行思考更是难上加难的。据此,眼泪及票房收入就不够。为了让观众尤其是具有学问的观众引入深思,除了美丽演员和场景之外,影片应有思想、有人生哲理。

2015年8月,适值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办20周年之际,组委会及釜山电影中心征求了包括许多世界著名电影批评家和导演在内的73名电影专家的意见,以评选出亚洲史上100部最佳影片。越裔导演陈英雄制作的《青木瓜之味》影片在榜上排名第89位。评选活动五年举行一次。希望,5年后,许多越南影片将入围亚洲最具权威电影节之一的排行榜。

两年以前,越南政府批准通过“至2020年和2030年愿景越南电影业发展战略”。据此,至2020年,越南将建成现代、富有民族特色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电影业;至2030年成为亚洲具有特色和权威的电影业,越南影片将获得国际大奖,越南电影人才不亚于地区乃至世界任何国家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越南电影业还要付出很大努力。然而,去年越南电影业的好转趋势令我们相信,一旦我们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及奋斗方向并力争上游,上述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越通社——VNA)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