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体现了传统军事艺术的独特,是抗法战争中越南军事艺术的巅峰。这体现在指导、指挥战争(军事战略)、战役艺术及战术等三个方面 ” 。这是越南军事历史研究院院长武光道少将撰写题为 《越南抗击法国殖民主义侵略者战争中的奠边府战役——越南军事艺术的巅峰 》这篇文章中所阐明的论点。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内容:

在打击法国殖民主义侵略者的抗战历史中,奠边府是一个辉煌的里程牌,标志着越南民族在胡志明时代团结和不屈不挠精神的巨大胜利。

在军事艺术方面,奠边府战役体现了越南传统军事艺术的独特,是抗法战争中的越南军事艺术的巅峰。这体现在指导、指挥战争(军事战略)、战役艺术及战术等三 个方面。通过下面论点,我们希望澄清越南军事艺术在奠边府战役中的卓越发展,使越南抗法战争取得胜利。

奠边府大捷是战役的力量和战争阵势建设与发展及作战艺术的结果

基于敏锐的战略思维和正确的战略路线,越南军民以羽翼未丰的力量,简陋粗糙的武器装备,发扬 “我们宁可牺牲一切,一定不肯亡国,一定不肯做奴隶! ” 的战斗精神和 “为祖国决生而决死” 的高度意志与决心英勇站起来战斗。

1945 年年底在越南南部、南中部战场上和 1946 年年底在河内、南定战场上成功阻止和另法军不得不放缓进攻节奏之后,越南军民按照既定计划发动 1947 年越北秋冬战役,阻止和挫败法军的军事行动,旨在消灭抗战指挥中枢的阴谋。在奠边府战役,越南人民军以营级和团级的战役级规模向法军发动先发制人的大规模攻击。越北战役的胜利加上越南在全国各地所取得的胜利已粉碎了法军 “速战,速胜” 的阴谋。

由于人民战争阵势日益得到巩固,我军队和人民逐步夺取战略主动权,迫使法军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越南人民武装力量,尤其是正规武装力量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的同 时,质量和作战能力也得到提高。 1949 年年底至 1950 年年初期间,越南人民军308师(1949/8/28)和304师(1950/3/10)等各机动主力师先后成立,标志越南人民军力量飞跃成长的重要里程牌。

越南人民的抗法救国战争日益取得诸多巨大胜利,人民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创造性和符合自然规律等的特点。同时,各机动主力师的成立已为组织指挥艺术和实施战役的形成以及游击法与运动战中相结合的战争艺术奠定基础。 1950 年秋冬边界战役的重要胜利是越南人民军以师团规模在战略、组织指挥战斗艺术和实施进攻战役等方面的成长的生动体现。在边界战役中, “攻打据点切断援助” 战术已被我军发展成为战役战法,关键目标是东溪据点,关键战是摧毁法军两个兵团。边界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打破了法军对越北根据地的包围和对中越边界的封锁, 改变了北部战场的态势。

边境战役结束后,越南人民军使用主力师,向北部山丘和平原地区进军,按照 “攻打据点切断援助” 战术先后发起陈兴道(1950/12/25——1951/1/17 ),黄花探(1951/3/20——1951/4/7),光忠(1951/5/28——1951/6/20)等战役。因力量对比评估 的错误,加上选择攻击地点不当,导致上述三个战役均失败,未能实现战略目标。然而,我军在北部山丘和平原地区的系列行动使法军要重新确定北部山丘平原地区在他们侵略战争中的地位。

进入和平战役1951/12/10——1952/2/25),我军以三师的力量形成战略反攻态势, 粉碎法军进攻。和平战役标志着武装斗争两个基本方式相结合的指挥艺术发展的里程牌,即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以及军与民之间相结合的军事指挥艺术,其结果是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都得到强劲发展。和平战役结束后,我军不断威胁敌军后方,使敌军机动主力力量被迫分散。

在森林山区战场上,我军发动西北战役(1952/10——1952/12),解放一片广阔的区域,建立起新的根据地,与越北根据地相连接。接下来,我军与老挝战斗部队巴特寮(Pathet Lao)配合发起老挝上寮战役(1953年4月至5月),进攻并解放老挝华潘省桑怒 (S ầ m N ư a)地区。

直到 1953 年年中,我们人民战争阵营已分散法军的力量,迫使法军必须改变战争策略,策划一个更加全面的军事计划,该计划用新任驻印度支那法军司令的名字亨利·纳瓦拉(Henry Navarre)来命名 ,即 “纳瓦拉计划” ,企图集中兵力, “转败为胜” ,夺回战场上的主动权。(未完待续)(越通社-V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