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斯登与河内——魂牵之地”摄影展日前在河内举行。展览展示拉姆斯登1980-1983年担任英国驻越大使馆副大使期间拍摄的1800幅作品中的200幅。展览唤起了观众对革新前的包干制时期,河内市民困难而温馨生活的记忆。

摄影展真实、全面描绘了包干制时期河内市民困难、纯朴的生活,反映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照片中,有街道上从容行驶的自行车流、挤满了乘客的电车、排队买供应物品和排队打水的市民。

拉姆斯登怀着痴迷、兴奋的心情将这些一一摄入镜头。1980年刚到河内担任副大使时,拉姆斯登对越南的了解还很模糊。在亲眼目睹,并融入河内人民的生活后,他被这座从战争中逐步恢复的城市的纯朴之美迷住了。

他说:“来越南前,我对这片土地了解很少。听人说河内十分神秘。来了之后,我用镜头记录自己对河内的探索。我走遍河内,发现了很多美丽的地方,也发现这里的居民生活十分坚强。这深深迷住了我”。

拉姆斯登的照片仿佛把30年前的河内人、今天的河内人及摄影师拉回到了同一个时空。让曾经历过包干制时期的河内人,所有难以磨灭的记忆瞬间涌向脑海。

赵越王街居民阮文山说:“我感觉又回到了过去的包干制时期。这些景象十分熟悉。有的我不看注释就知道是哪。照片真实反映了过去的生活。”
河内市民裴氏菊说:“30年过去了,不少记忆也随着时间流逝了。但看了照片,我又想起了那段时间,感觉河内十分美丽、清平。现在看这些照片。我觉得很珍贵。而且这是外国人拍的,更是难能可贵”。
 
展览不仅让亲历者深有感触,也感动了不少年轻人。26岁的阮黄山说:“我是在1987年革新初期出生。我想进一步了解爷爷奶奶和父母讲的包干制时期的河内。我觉得十分有趣。也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因为我在革新初期出生。当时,所有东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有点遗憾。因为若早点出生。我就能体验国家的困难时期,对此有更多了解了 ” 。

展览不仅吸引国内观众,也迷住了不少外国游客。瑞典游客艾拉说:“展览十分有趣。通过它,我可以看到过去和现在的河内。大多数不一样,但也有一些景象跟现在的河内差不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外国人拍的。摄影师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捕捉这些战后越南的镜头的”。

“拉姆斯登与河内——魂牵之地”摄影展增进了公众对包干制时期河内市民困难艰苦的生活,及他们积极乐观精神的了解。展览不仅感动了无数曾经历那段时期的河内人,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更珍视过去。(来源:越南之声)